封于修平日颇有些懒散,他做人做事也本就随心而动。故而对待事物皆全凭一时高兴,因而有时会做对事,但有时又是错误的。
但他并不在意,因为无论对与错他皆不在乎,至于后果也全然不放在心上,他有着快意恩仇的洒脱,但凡心中舒坦便去做了。
因此,即使苗族大祭司苗远也无法阻拦他的脚步,雪山之巅上那火架上的熊掌是他最爱的午餐。
那日弗拉斯率兵围攻于他们的时候,封于修没有丝毫犹豫就扔出了手中武器,选择去救助那素不相识的女子。这全是率性而为,并无其他目的,而也未想过自己很可能因此而死亡!
因为看见了,便做了!
至于慕容仙见到封于修的举动,芳心初动,封于修契合了她心目中的英雄形象。
不为权贵,不为金钱,即使是一个陌生人,也愿舍身拔刀。两人因此结缘,磕磕绊绊中,最终在刘询促成下,喜结连理。
但在寂城,封于修却首次体验到了进退两难的苦楚,他不知自己手中的撼天巨斧该如何挥舞。他想要一走了之,但却最终违背了自己的意愿,击杀了韩默!
韩默虽然愚忠,但愚忠并无过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善恶标准,不尽相同。故而你无权以自己的标准,去评判或指责他人。
因为也许在他的眼中,你才是那个该遭受指责与批评之人!
所以世界上才会出现国与法,以国进行约束,以法衡量善恶的标准,将所有人的善恶是非观统一在一个维度,以此去评判所有事物。
但这一套却只能作用于凡人之国,对于封于修这类修真界的修士却并无卵用。无外其他,只因在修真界缺少能够执法与裁决之人。
修真世界实力为尊,宗门林立,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故而没有哪一宗能统一天下,如此便也无法建立统一标准进行约束。
所以法的建立,首先是要有强力的战力足够震慑与屈服所有人,方可行之。执法者若没有执法的能力,那法便是形同虚设!
因此天衍诸国才会建立强悍的军队,甚至聘请修真大能,其目的便是令有法可依,如此才能国泰民安!
却说封于修并无丝毫济世报国之心,但韩默的死却令他倍感沉重,他沉重的对象乃是生命的意义。
人的生命究竟该如何去衡量?
譬如屠刀之下有一善良之人,屠夫要你将身旁恶人的性命与他刀下之人兑换,你是否愿意?
又或者一百个凡人牺牲自己方可救助一名普度众生的大善人,这笔买卖是否划算?
封于修不想再思考这些,他忽而发现了“道”的真谛!
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宇宙运行、自然变化的法则,是事物的规律,是一切的根源!
这雨生于天死于地,它中间的过程便是道!
这雨死于地却又生于天,它的轮回亦是道!
大道泛兮,岂可左右?这便是对道的最好诠释,因为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故而所谓的修道,便是修心,修行!感悟日月交替、万物变化亦是道,于滚滚红尘中去爱恨一生,快意一生,也是道。
大道三千,行便是道!
人于滚滚红尘去经历一生,感悟一生的求而不得,求而得之,得而求之,得而不求。隐遁山林也好,醉生梦死也罢,建功立业,济世报国,扬名立万,悬壶救世,这一切皆是道!
道便是心,修一颗心,问一世!
“封”的左部如同茂密的树木,而右部如同一只手,其意便是用手去呵护树木茂密的生长。
封于修,便是修道,修这树的一生!
生命的意义无法用任何东西去衡量,不断地去感悟世间一切,然后去看待滚滚红尘,一生不悔,便是他封于修应该追求的道!
寂城风景依旧,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车水马龙。曾经的旧客死了一半,走了一半,活了一半,但却也来了新客,一半。
青砖碧瓦,寂城稍稍恢复些许祥和气派。三人走在大街之上却见到了不少熟人,这些熟人不是其他,正是那日封于修舍生忘死带出寂城之人。
一老叟瞧见三人声音,先是一愣,但转瞬间却兀自离去,仿佛从未相识。封于修微微一笑,曾经的感激涕零如今已是形同陌路。
封于修的耳旁似响起了一阵悲歌:“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但封于修也很感谢他们,没有拆穿自己的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