缱诱觳旌臀尴叩绲缱诱交胝角?br />
伊尔-20型“黑鸦”电子侦察和无线电电子战机是在伊尔-18型民航机加装电子战设备的电子干扰机。飞机外形与伊尔-18相同,但加装了大量天线罩与天线,其中在腹部装有长10。25米、高1。15米的雷达罩,内装侧视雷达天线;在前机身两侧各有一个长4。4米,厚0。88米的整流罩,内装各种传感器及照相机。在中机身以后的机身腹部装有很多天线与天线罩。
在强大的电子战机群的掩护下,携带着反辐射导弹和精确制导导弹的印度空军的苏-32fn型战斗轰炸机和幻影—2000-5型战斗机群开始寻觅各自的目标。
一般来说一套“维拉”-e型被动雷达系统将由4个地面分站组成:电子战中心即分析处理中心位于基地的中央地带。另外3个信号接收站则分布在周边地区,呈圆弧线形布局,系统展开部署后各信号接收站之间距离在50公里以上。
每个信号接收站使用重型汽车运载,具有灵活部署的优点,接收天线的支架竖起时高17米,占用空间9米-12米,最快时3个人在一小时内即可将天线竖起,并进入监视状态。天线的外形为圆柱体结构,能耗低,可靠性极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达2000小时,运行时可抵御30米/秒的风力。电子战中心部署在箱式汽车内,拥有完整的计算机处理系统以及通信、指挥和控制系统。
此刻曼昂岛上的中国军队的“维拉”-e系统已经进入监视状态,分布在前沿的接收站迅速捕捉到来袭的庞大机群的目标电磁信号后,立即把信号传送到电子战中心。中心利用多站定向交叉等方法测出目标的位置。目标的高度则由捕获信号的接收站来确定,从而对目标进行3坐标定位。
显然印度空军并不奢望中国军队会这样前沿监孔雷达基地会疏于防御,所以印度空军的庞大攻击机群首先打击的将是中国军队部署在曼昂岛周遍的地面防空火力网。在此次代号为“摩揭陀”的突袭行动展开之前,印度空军已经对曼昂岛及其周遍地区进行了长时间的卫星和电子侦察。
类似于地对空导弹阵地这样不断向外辐射电磁波的大型目标群几乎很难进行有效的伪装,所以在突击行动展开之前便掌握了所要攻击的绝大多数中国军队地面防空系统的部署位置。作为中国军队在缅甸北部沿海的前哨,曼昂岛周遍中国军队部署有相当数量的“红旗-2”b型地对空导弹构建其高空远程的防空火力网,机动性较强的“红旗-7”型野战防空系统则担负低空、超低空防空任务。
针对“红旗-2”系列导弹早期型号机动性差、命中率低,易受电子干扰的弱点“红旗-2”b型地对空导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采用了液体燃料储存技术,燃料可以长期保存在弹体中,无须战时加注,使得导弹的发射准备时间大大缩短,为红旗-2型导弹从一种半固定式导弹向半机动式导弹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红旗-2”b型地对空导弹系统由导弹、发射架、62式轻型坦克底盘和制导站等组成。1个“红旗-2”b型地对空导弹营,包括6部发射架及底盘、24枚导弹和1个制导站。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抗干扰能力强,不仅具有迎向攻击能力,还具有侧向攻击和尾追攻击能力。弹长10。84米,发射重量2322公斤,最大速度3。8马赫,射程7-35千米,射高1-27千米,战斗部为高能破片杀伤型,单发命中率73%-92%。
而“红旗-7”型野战防空系统则中国军工在引进的法制“响尾蛇”导弹基础上仿制的一种全天候、低空、超低空防空导弹。有机动转移方仓和电动越野车两种载车,每个系统上装4枚筒装导弹;配用s波段脉冲多普勒搜索雷达;发射制导系统包括ku波段单脉冲雷达、电视跟踪系统、红外位标器等;采用红外、电视、雷达复合制导体制,全程无线电指令制导,有极强的抗干扰能力。
面对如此一个严密的防空火力体系,印度空军突入曼昂岛领空的第一批编队将负责攻击和压制那些已由己方信号情报系统定位了的防空导弹,按照作战条令他们将先放过最小攻击高度在1公里以上的“红旗-2”b型地对空导弹系统,因为对于低空飞行的印度空军战斗轰炸机群来说,他们形同虚设。但是当完成了对威胁较强的“红旗-7”型野战防空系统的“清扫”之后,他们将会重新回过头来清除“红旗-2”b型地对空导弹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