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跟贺童生之间的交流并没有持续太久。
因为之后王三为了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腾出来,于是开始让贺童生帮忙调整后勤的方方面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穿着。
整军是个技术活,一样的装束,最能快速拉近彼此的关系。
而王三的动员,只是开始,之后还需要不断的深化迭代,最好是能做到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
这个就是需要各种因素的叠加。
不论物质还是信仰。
这方面王三是有的,学了屠龙术十几年了,他再不懂,也会背。
否则,他怎么可能高考的时候,靠着文科考上一本呢?
至于穿越前能带给王三的最大优势,应该只是外来务工子女的颠沛流离了吧。
以至于,王三对于土地并没有太多留恋,但对于这个时代的情况来说,这反而是劣势。
所以他需要本地人来帮忙补充。
贺童生就是这个支点。
通过跟贺童生的在衣装设计的交流中,王三充分了解了贺童生对于土地和清廉官员的渴望。
不管贺童生读了多久的书,但他透露给王三的感觉,还是希望能成为特权阶级。
只是,多年浮沉与打击,让贺童生只能醉心于家产的运营。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贺童生并没有强势的父母或者亲戚。
童生,几乎是他最后的节点,他在府试的时候,死活过不去最后一关。
而与他同年的那些士绅子弟,却轻轻松松就过去了,成为了秀才。
至于怎么过去的,不就是银子吗?
钱给够,你就有机会成为世宦。
整个大明的人才选拔机制,早就变了。
所以,贺童生更多几分怨懑,也只能认命。
在他父母去世之后,他只能充当顶梁柱,开始顾着家里。
但生意做不成,他只会读书,和搞人情世故。
最后只能呆在长润里,帮着本地或明或暗的层级,充当里长和各地士绅之间的掮客。
赚点糊口钱。
但王三就是看中了他本地地头蛇的身份,以及在本地长时间的阅历。
这都是初期发展的宝贵福利。
总之,就在王三和贺童生初步完成旗号的商讨跟设计的时候。
约定好的登记造册时间好了。
王三再一次站在台上。
众人尽皆肃穆神情。
这数日的操练、小旗内部的商讨,也渐渐让大家都明晰了处境跟心思。
下山逃离?
灾荒盈野,饿殍遍地,根本找不到吃的了。
下山,也是死。
那么,既然造反也是死,好歹得跟对人不是?
王三至少能保证他们数个月的安歇。
几个月后,卖命与否,都无所谓,只要能吃饱就行。
于是,无一人离开。
四百多人全在,王三巡视一圈,终于满意道:“很好!既然都愿意留下,那么我希望大家都记住接下来的事情。
军规依旧是那么四条。
不记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