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视线转回之前的燕京。当太原失守,周遇吉死节的消息传到京师后,崇祯帝感到脖子上的刀口是距离更近了。心中就又升起了‘南迁’的念头。
恰好这时李邦华上了一道密折,求崇祯帝固守京师,同时仿照永乐年间的旧例,让太子到南都监国。过几天没得到回复,李邦华又请求把定王、永王分封到太平、宁国二府(杭州广州),让他们拱护两京。
彼时的崇祯帝是又气又恼,因为他心中想的是自己与太子诸王皆南下,哪怕两人中必须有人留守京师,那也是把太子留在北都,自己带领朝廷上下南迁金陵,现在李邦华的提议正好相反,这等于是让他自我牺牲。
当即愤愤不平道:“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哥儿们孩子家做得甚事?”
但崇祯帝身边早就被人渗透成了筛子,李邦华的奏折根本保不住秘密,如此策略赢得了不少官员的赞同,比如那周延儒,还有陈演、魏藻德、蒋德璟等。
如此力量应该说已经很强了,即便很多北方官员拿出了“遗弃国土,放弃北方”的由头阻止,也不能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但崇祯帝很不满意啊,于是,他就给了官阶中下的言官们开口说话的机会,还是那个兵科给事中(从七品阶)光时亨,他站出来反驳道:“奉太子往南,诸臣意欲何为?将欲为唐肃宗灵武故事乎?”这一句治正确的口号,又有谁还敢再说话?
所谓的“得失”在这次的朝会之中彰显的淋漓尽致,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士大夫阶层和皇帝的无耻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李自成把周遇吉大块分尸之后,姜瓖已经秘密派人送上降表,李自成大喜过望,马上打点军队,越雁门,占朔州,直向大同。
兵不血刃而夺得了大明一座重镇,这让李自成得意非常。但他最得意的却是刘芳亮在中原的进展——洪承畴根本无力招架刘部大军,崇祯皇帝的南逃路线已经被掐断了大半了。
年初颁布北伐幽燕诏书时候,李自成最担心的三件事——一、担心崇祯会将一部分守宣化和大同的人马调回京师守城,使民军屯兵坚城之下。届时万一不能攻克燕京,事情就不顺利了。
二、崇祯不惜割地给建州鞑子,调回关宁铁骑入卫燕京。
三、崇祯万不得已时溜之大吉,留下几个重臣守燕京,自己走齐鲁和津门,两中选一,逃往金陵。
现在大同不战而下,齐鲁的运河也被刘芳亮给掐断了,宣府的明军丝毫未动,这当日的三条担忧可不就已经解决了一半了么。
“天琳兄弟,坐。”李自成见到张天琳后招呼道。
“陛下,你找额?”张天琳毫不客气的坐了下,张口问说。
“大同的事儿。你劝额不要杀姓姜的,有道理,额就不杀了。但姜瓖额信不过,人骚情,面上卖乖,滑的很。额要把你和柯天相、张黑脸留下来掌控大同。姜瓖也还是总兵,但你们要握着实权,要把他手下的兵给掏空了。留做个样子就好,省的麻达。”
“额晓得,陛下你放心。”张天琳拍着胸脯向李自成保证的道。
但他遂即又道:“额们三个留下大同,兵马也尽都留下?”
李自成当然会把他们的兵马都留下。
“那你军中兵马就更少了。号称五十万,去了额们也就十几万人,何不多带些人马前去?”
李自成当初的担忧,他手下诸将是都清楚的,现在大同、宣府不中用了,但东北还有关宁铁骑,外加上半道里杀出的郑芝龙。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