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道,可是佳肴还要有美酒配才有滋味,这瓶三十年即墨老酒,可是师兄我上次出山偷着带回来的私藏,只有十坛。师弟你这么款待我,师兄我要是藏私那就是我的不对了,不过饮酒容易误事,你我今日只饮这一坛就罢!”
独孤煜会心一笑,接过酒杯,与孙仲鸣月下对饮。
二人推杯换盏,言谈甚欢,直到亥时孙仲鸣才盛兴而去。临走前,还不忘帮独孤煜启动在竹楼地窖中的冰纹禁制,否则在此初春时刻,那些菜肉,恐怕不需几日就都烂了。
独孤煜如此热心巴结孙仲鸣,也是为了长远考虑,他在内门举目无亲,除了那位冷若冰霜的师父,连个能说话人都没有,能够结识孙仲鸣这种负责内门日常杂务的师兄实在是再好不过了。
吃饭饮酒之中,孙师兄果然和他讲了许多内门弟子需要注意之事,只是独孤煜向他请教法术的时候,这位孙师兄却严词拒绝,说是内门中颁有严令,所有弟子的功法修行只能由其师父教授,他人擅自传授是要受到重罚的。
这项规定看似无理,实则却是为了内门弟子的终生修行所考虑的,严格来讲所谓仙家法术,本质上和世俗武艺并无多大区别,世俗武技的威力,来自于习武之人自身的体魄和招式的运用。而在仙家法术中,这体魄就被换成修道之人所调动的天地元气。
世俗武技依靠蛮力,最多不过力能举缸,拳能碎石而已。
修行之人,调动天地元气施展法术则是:小则化水成冰,保存菜肉不腐,大则行云布雨,移山填海,二者判若云泥。
能够调动天地元气的多少,便是衡量一位修行之人,功力深浅的标准。初学此道时需要借助法纹,汇聚些许天地元气存于自身脏腑之中,作为施展法术的根本。
存储元气的位置,也根据各人不同功法而有所区别,或存于五脏,或存于丹田之内。只丹田而论还有上,中,下之分。
上丹田,居于督脉印堂之处,又称“泥丸宫”。
中丹田,为胸中膻中穴处,为宗气之所聚。
下丹田,为任脉关元穴,脐下三寸之处,为藏精之所。
两眉间者为上丹田,在心下者为中丹田,在脐下者为下丹田。
所谓修行,就是将天地元气引入体内的五脏六腑,八脉十二经之内,利用天地元气反哺自身精元,天地元气在周身诸脉循环流转,就被称为“搬运”,不同人修炼不同功法之时,搬运过程所沿用的经脉也不尽相同,都需要师长通过内视之术,仔细分别才能因材施教。
若是不顾自身体质,贸然强炼功法,使用法术,轻则元气大伤影响修为,重则经脉尽毁爆体而亡。
天下能够领会法纹,与天地元气产生共鸣的人虽多,但真正修仙得道之人却极为稀少,这原因就在这里,如独孤煜一般,初次修行功法搬运内息开蒙之时,必须要师长在旁倾力相助,容不得半点马虎。
教导弟子,传授衣钵,本身就是一件极费心血,有碍修行的事情,尤其初次“开蒙”更需要师长一连七日,不断输送真气,为弟子打通经脉,灌注与其相合的天地元气,留下日后修行的种子,这七日开蒙所消耗的真元最少也要数月才能修养过来。
所以即使各大门派为了薪火相传考虑,强令门下弟子收徒,这些道法有成的仙师们,也大多在极苛刻的条件下只收一个徒弟,一脉单传而已。
窃天地者是为仙,多一人多一仙,自己能窃的天地,便又少了一分。
第二日清晨时分,林华依约,来到竹屋传授独孤煜内息搬运之术,为其开蒙。
林华用了整整一个上午,为独孤煜疏导经脉,在这期间,独孤煜一直处于半昏迷的状态。浑浑噩噩的,只能感觉到体内有六七道暖流,在体内左支右绌,最终暖流都归于脐下三寸之处,并沉积下来,化成一方浅浅水塘的模样。
“所谓仙家修行,有修丹,修婴,修神主要三大流派,为师所修的乃是金丹一路。这三种修行方式,并无高低之分,只是根据不同天资不同功法,而互相取舍而已。
修丹者在调动天地元气和功法威力上略胜一筹。
修婴者注重寿元增长,修行至高深时,可以脱去凡胎元婴重生。
修神者修习阴阳二神,注重精神境界。
三种修行,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修成无量法身,达到天地归一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