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加入北伐的意图……”
袁世凯将情报轻轻放下,若有所思地说道:“这应该是复兴会的精锐了,不过一个师的兵力,真能将形势明朗化吗?”
“也许能,也许不能。”朱尔典模棱两可地回答道:“关键是这个师用在什么地方。可能不等这个师开到前线,局势已经要发生变化了。据帝国驻汉口领事葛福的观察和判断,湖北革命军行将展开一次大的攻势,那里可是聚集了几万的军队啊!”
“北洋军不是软杮子。”袁世凯信心十足地笑道:“革命军防守尚能支撑,主动进攻却有些狂妄了。也好,不经过失败,他们也不会同意停火谈和。”
其实,袁世凯的这副样子,硬撑的成分居多。冯国璋部每天都受到飞艇的轰炸,周围还有小股革命军进行骚扰,士气逐渐低落。他发来的几封描述困难的电报现在还放在袁世凯的抽屉里。而段祺瑞则深恐革命军的东西两路突然向河南迂回,从而切断北洋军的退路,一再向袁世凯建议,将北洋军撤出湖北,守住武胜关,将大本营屯驻于河南信阳比较安全。
安全,袁世凯何尝不这样认为。但安全往往意味着失败,意味着革命军声势大涨,意味着革命军愈发不会将北洋军放在眼里。现在,他只能硬撑,哪怕北洋军获得一场小胜,再向革命军投诚,也算是个体面的结局。关外的第二十镇已经开始向南移动,这或许也是个谈判的筹码。
从原来的雄心勃勃,到现在的尽量多保全些北洋军的种子,袁世凯的心态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与复兴会相比,他原来自诩强大的力量,根本就是狂妄自大。
通,房门被用力推开,杨士琦匆匆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电报,见到朱尔典在屋内,一时不知该不该将电报内容说出来。
朱尔典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戴上礼帽,向袁世凯告辞,临别时很有深意地说道:“老朋友,或许象我这样审时度势,是个好的选择。在还有部分实力的情况下屈服,总比什么都没有之后再乞求好很多。”
袁世凯心不在焉地将朱尔典送走,转身返回屋内,焦急地问道:“杏城,出了什么事情?”
“湖北革命军突然发起攻势,由于使用了铁甲车,第一军猝不及防,三道桥失守,敌人分三路正向孝感合击。”说着,杨士琦将手中的电报向袁世凯一伸。
“铁甲车?”袁世凯吃了一惊,接过电报,仔细看着,电报不长,叙述也不完整,看来连正在作战的冯国璋也没完全搞清楚是什么状况。革命军的力量在不断加强,这他是知道的,而冯国璋的电报中却是不断的战损,但他还是认为在短时间内,久经训练的北洋军能抵挡住拼凑的革命军的进攻。而电报中有些惊慌的语气却让袁世凯感觉不妙,难道军心士气真的如冯国璋所述,下降得如此严重吗?
“发电报,询问详细情况。”袁世凯将电报将桌上一扔,有些气急败坏地说道:“敌人有多少兵力,三路进攻哪路为主攻,连基本情况都没搞清楚就惊慌失措,冯国璋还算是个军人吗?”
………………
最新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