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
我明白了他的意思这种感觉虽然难以用语言来描述,但是我可以大概地用“心灵相通”这个词来作一个简单的理解
可是,还是那个问题:为什么他的师父不愿意见自己的这个徒弟呢?我带着疑惑问了他这个问题
“我们今天看到了了他,这就是我们的缘分”清云说“我刚才在看到他后忽然吓得转身逃跑,其实这也是一种缘我现在都还很后悔呢可是我刚才的第一反应就是要逃跑!”
这确实是一种缘,一种不能与他师父亲近的“缘”准确地讲,是一种遗憾、一种错过、一种“非缘”
人生不也是这样吗?一个偶然的机会你认识了某个人,然后这个人却成了你的朋友或者是仇人,这不也是一种缘吗?有的缘分往往是人们自己不能左右和控制的
我看着清云落寞、失望的样子便劝慰他道:“别难过了我相信今后你还会见到他的”
他却直摇头,双手朝我摆了摆,说:“别劝我了,我心里难受”
我心里想你现在难受那你刚才跑什么跑啊?但是随即想起他刚才的话,忽然明白了:这或许是他师父给他的信息?他一见到那人转身就跑,源于心中对师父的害怕那么这种害怕为什么还比对师父的想念来得更加的厉害呢?难道是因为他的师父真的不愿意与他见面?
这里面一定是有原因的不过这原因之一他的那位师父才知道罢了
我和清云因为受到了这件事情的影响便再也没有了游兴“怎么样?我们去喝点酒?”我问他
他随即朝我点了点头
“在鬼城喝酒,可真刺激!”我笑着对他说
“这有什么刺激的?鬼城只不过是一个名字、一个传说罢了刺激的是真正地与鬼们一起喝酒!”他面无表情地说
“前不久不是喝了一次吗?我也没有觉得怎么刺激啊?”我回答说
“那是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啊”他忽然笑了起来“要是开始就知道那老人是鬼的话,你还敢吃那些菜、喝那坛酒吗?”
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小时候曾经听过的一些关于鬼请客吃饭的故事那些故事几乎都描述说鬼请客后在天亮的时候人们才发现那些菜品原来是蚯蚓和各种虫类,米饭则是泥土在自己幼小的时候还一直相信那些故事的真实性,但是现在却知道了那些原来只是人们的臆想而已不过要是在那天晚上一开始就知道那位老人是一个鬼魂的话,我是绝对不敢去吃那些菜、喝那坛酒的
因为小时候听到的那些故事毕竟已经根深蒂固
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人们往往对小时候的事情印象深刻、那些深刻的印象有时候还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一生,很多人成年后的习惯、性格甚至各种心理疾病似乎都与他小时候的某段特殊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这点来看,我认为他的理论似乎还有一定的道理
我记得他所记载的一个经典病例:埃米冯n夫人,四十岁,生长在一个富有家庭,二十三岁结婚,丈夫是个显赫实业家,比她大很多,婚后不久即死于中风这之后的十四年中,埃米一直为各种病痛所苦,频繁在各地旅游,接受过电疗、水疗等她患有神经过敏,还有抑郁、失眠、疼痛等症状后来她被被推荐到弗洛伊德处就诊弗洛伊德通过在催眠状态下与埃米谈话,并引出了埃米的一连串童年的经历::“最初是我五岁时,我弟弟和妹妹经常向我扔死的动物,那是我最先有的晕倒和痉挛但我姑妈说这是不光彩的事,我不应当有那样的发作,因此我不再有那样的发作;当我七岁时,我出乎意料之外地看到了我妹妹躺在灵柩中;八岁时,我弟弟经常披着被单,扮成鬼来吓唬我;九岁时,我看见姑妈在灵柩里,她的下颌突然掉下来,我再一次地受到惊吓”
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很多的儿童仍然在接受着各种恐吓其中,我们的传统教育中的“熊外婆的故事”、“大灰狼的故事”等其实已经让很多儿童遭受了巨大的心理伤害以至于很多在成年以后仍然害怕与陌生人接触、害怕黑暗、恐惧未知
现在清云问到了我这个问题,我只能实话实说:“我确实不敢!”
“我敢!有什么不敢的?假如我吃了那些东西死了,那么我不也会变成鬼魂了吗?到时候再找他麻烦就是”他“呵呵”笑着说,完全没有了刚才的失落“一个人只要不怕死,鬼也拿你没办法的”
是啊,他这句话其实说到了最根本之处但是,只要是人,对死亡的恐惧是一种本能,大多数人都是非常害怕的因为死亡无法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