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为两百五十万套左右。
按照一盒磁带2元的售价,李青的磁带销售分成为十五万元。
另外,还有黑胶唱片的销售分成。
虽然黑胶唱片作为音乐载体,霸占了几乎整个二十世纪,但因为黑胶唱片价格高昂,当八十年代初,cd时代来临之后,价格就一路滑落,从原本的三十元一张,跌倒了十多元一张。
不过,从九十年代开始,黑胶唱片的价格就开始逐渐回升。
到九六年的时候,一张唱片都已经卖到了上百元。
虽然黑胶唱片的价格高昂,利润空间大,但却没有人看好这个行业,商场打滚的人大多都懂,所谓饥饿营销就是这个道理。
当一件东西少了,他的价值自然高了起来。
如果人人都做黑胶唱片,在cd唱片的强势挤压下,他的利润将会降到让很多厂子破产。
所以时至今日,很多唱片机制造工厂都已经消失殆尽,到得97年,全国仍在支撑的黑胶唱片厂商,也只有一两家而已。
没办法,每次黑胶唱片的定做都是几千张,鲜少超过一万张的,所以人工费、材料费等等刨出去后,利润简直低的让人心寒。
而《暴雨梨花》这张专辑也是这样,虽然有所发行,但出产量真心不多。
首月出产量一万张,但却只卖了七八千张而已,一张黑胶唱片售价119元,按照三个点的收入来看,李青拿到的黑胶唱片黑厂,也就只有两三万元而已。
李青其实是有些遗憾的,根据他得知的消息。
在98年以后,黑胶唱片将会彻底退出市场!
全国唯一一家还在勉强支撑的黑胶唱片制造厂,也将会宣布关闭。
而在以后,黑胶唱片的价格将会达到两三千元一张。
一些稀有的黑胶唱片,将会达到上万元。
如果以后自己有机会发唱片,恐怕会跟黑胶唱片绝缘了。
感叹一声,李青仔细的看完了销售细节后,就看到了最后的部分,也是他最关心的地方。
销售分成总收入为,两千一百六十六万!
李青知道马许梿与宏志唱片签署的是四六分成比例。
也就是说,因为制作成本大部分都在宏志唱片那里,所以其中的六成,合计近一千三百万,被宏志唱片拿去。
剩下的四成,则被李青、鲍芸芸、马许梿瓜分。
鲍芸芸拿了八个点,收入在税前一百七十三万。
而马许梿身兼制作人以及经纪人等,包括专辑制作、发行联系、垫付资金租借录音室、买歌等都是他亲力亲为,所以能拿到2.9个点,收入在税前六百二十八万。
李青则是三个点。
因此这份报表上填写的李青能拿到的所有总收入,为税前六十五万元。
比李青想象的还要多出了十五万元。
没什么可考虑的,三个点是自己当初同意签下来的,再说六十五万元也确实不少了。
李青在拿起文件袋上的钢笔,刷刷刷就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随着自己的实力得到认证,今后再有人想要给自己所谓的三个点销售分成,绝对是空谈了。
马许梿一直都在观察着,见李青一直面无表情,没有露出不满的神色,也就松了口气。
他冒着得罪远征的风险跟李青合作,自然是看中了李青的潜力。
讲道理,没有李青,这张专辑他有信心能卖到一个白金唱片,但想要在一个月内就买到一百万张,绝对是痴人说梦!
见李青轻描淡写的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他稍微安心了下,一边接过李青递来的文件袋,一边笑道:“青子,你别嫌少,毕竟这只是头一个月的收入而已,根据我的预估,《暴雨梨花》这张专辑的潜力,应该在两个白金唱片以上,接近三白金。”
马许梿说这句话时其实也很感慨,当初他预估的,是一年内可以拿到白金唱片,因此说什么也不同意李青提出的五个点的分成,咬死在三个点这个数字上。
只是就连他自己都没想到,这张专辑的潜力竟然如此巨大!
单月就能达到一百零四万张的销售额!
如果早知如此,别说五个点,就算跟鲍芸芸一样,让李青拿八个点,马许梿也没什么怨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