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使之事已经结束,黄大人决定立即带着使团离开巴格达,返回港口。
三天之后,黄大人走进王宫,向塞尔柱国王辞行,并邀请国王派遣使者前往大宋。
曾经的大唐王朝何等强盛,如今大宋国继承大唐的人口与土地,自然不可小觑,塞尔柱统一周边多国之后,现在跟他们国土接壤的几乎全是大国,能找个强大的帮手,他求之不得,当即便答应下来,说会安排使者在大宋使团离开前赶到港口,与他们一起离开。
大宋使团离开这天,有许多人送行,国王的代表,赴过宴会的达官贵族,还有慕名而来的商贾,数百人沿着大街,一路送行至巴格达城外。
大宋的东西这些时日在巴格达普遍出现,优美的东方歌舞也在这几天传遍全城,引起热烈讨论,大宋使团的名气很快传开。所以离开时,大街上围观者众,人山人海,比来时更加热闹几分,很多人一直跟在后面,直跟出城来。
一番简单的道别之后,黄大人登上马车,使团在众人瞩目中,缓缓离开塞尔柱首都。
送出城外的宾客和围观者目送大宋使团走远之后,这才一个个离开。
使团全员乘车骑马,速度很快,五天时间便返回巴士拉。
维普拉邀请黄大人留在城里,港口全是商贾,又吵又闹,离季风出现也还早,黄大人没有拒绝,带着大部分使团成员在巴士拉住下,而杨丛义带着一部分人手返回港口。
港口没日没夜的忙碌,进港口的车队一眼望不到,一车车货物卸下来,搬上海船,又一车车被大宋货物装满,每一辆装满的车辆出港就开始飞奔,他们明白时间就是金钱的道理,慢一天就会少赚很多钱。
于是在从港口通往巴士拉的路上,就出现了奇特的现象,马路一边的车队这飞奔,另一边的车队如蜗牛般慢行。
回到港口的杨丛义并没有立即帮上汤鷽的忙,怎么做回易他不懂,货物的好坏与成色也分辨不清,所以根本就无法参与回易。
日落,等所有的交易停止,船队所在的区域封禁,他们才有时间说上几句话。
营帐里,两人都在忙碌着核对、整理白天的交易单据和账目,一个时辰之后,才基本整理清楚。
汤鷽的脸色很不好看,看着账目和单据眉头轻锁
“有问题?”杨丛义看着他整理的账册。
汤鷽抬手拍拍账册,有几分生气的说道:“何止是有问题,他们哪天不给我找点事,账目每天都对不上,实在烦透了。”
“消消气,没什么可烦躁的,货物这么多,能用的人就那么几个,出错也在所难免。”杨丛义放下手里的账册,他这账册里也是错误频出,很多笔交易都难以对上,不是出货数量不对,就是进货数量有问题,交易数量太多,也没法上船一单单去核查。
汤鷽抬手揉揉太阳穴,许久之后才道:“照这么下去,不知道要亏损多少。账目一团糟,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远洋回易,只要船没事,肯定稳赚不赔,你就别操心这些了。这些货物实在太多,根本核对不清楚,要不这样吧,交割出去的货就不要核对了,就把交易回来的货物和金银点算清楚,等回到大宋这些东西都要换钱,对船队来说,能赚回多少钱才是最重要的。至于以前的出货账目,只要问题不是太大,就暂且放他们一马,不再追究。我没有做生意的天分,回易上也帮不了你什么忙,但既然我现在回来了,从明天开始我亲自带队巡查出货进货,一定会把宣威军、后备军的手看紧,一旦发现有人收受商贾的贿赂,给他们多出货或者少进货,便军法处置,等抓出一个典型,相信以后这种事就会少了。”
经杨丛义这么一说,汤鷽的脸色缓和下来,想了想之后,回道:“也只能这样了。”
船多,来交易的商贾多,货物更多,每艘船进货出货都有专人负责,任何一单生意谈成,商贾凭借单据提货,汤鷽凭借单据收货,同一笔交易,收获的船和出货的船不是同一艘船,就有两个负责,任何一单或任何一方出错,整艘船的账目就错,人力有限,根本查不清楚,这一个月来,光这杂乱的账目都让汤鷽焦虑的睡不好觉。
杨丛义提议只核对进账,不管出账,也是无奈之举,船队实在是找不出可用的人手。
又过了半个时辰之后,账目终于核对完了,汤鷽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夜深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