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分头去抄写上书文章。
文志仍然在座位上发呆,邻坐的丰书生结束了在人群中的鼓动,过来打断了他的思考,道:“文兄,听说没有,现在京城已经出了大事了”
他的力气又仿佛白费。
文志匆匆把自己的东西打包,便离开了位置,扔下一句:“知道了,我去准备!”
丰书生呆呆的看着他的背影,心道,走的好快,没想到他居然这么的热心。
文志对别人把自己评价成热心根本就不知道,实际上,他现在的心脏冰冷无比。
愣愣的看着在面前一字铺开的帝国近史,牙齿酸涩。
朝廷中的国子监是一家很特别的机构,不但承担着培养大批新生的士子,收朝廷大员的子弟进来平衡关系之外,也是帝国内最大的藏书馆。
甚至每过十年,皇宫内的起居注和史书们也被送进来修缮。
这些都是文志迫切想看到的,他希望明白现在自己到底有多少的底牌可以掀。
书库也是对监生们半开放型的,当然,不该看的还是不能看,最起码皇帝们的起居现在还处于保密的范围。
这当然难不到文志,他发现,今天的看守松懈了不少,或者在激烈讨论,或者在墙根下懒洋洋的晒阳光,至于那些修缮的大儒们,也都外出联络了。
几个在打盹的看门人根本就没有发现一个黑影从自己的身边掠过,对他们来说,这是一份清闲活,守卫的都是些破纸烂木头什么的,根本就没有盗贼能看起这个地方。
打盹也是例行公事。
完全没有发现他腰下的钥匙无声无息的消失了。
文志在发呆,从刚才就是这样子。
事情比想象中的要严重,记得昨天发现线索的时候,自己还有点的沾沾自喜,最起码也是个皇室贵胄,享受荣华富贵什么的。
现在看起来没多大的可能了,悲叹。
先是近二三十年内皇帝们的起居注,所有的皇子们都是有踪迹可查,最起码是他看不出来有什么异常流失的地方,而且,这两代皇帝也没什么南巡微服私访的情况。
这仿佛就是一记闷棍狠狠的敲在他的脑门上,也许只是巧合吧,他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理由。
徒劳无功的情况下,虽然的翻了翻二十年前的史书“宁王乱,帝劝之不闻,作乱失败,于季阳山城外畏罪自杀,其妃同殉,世子落入山崖,丧于野兽之口,尸骨无存,”文志的额头上啪的滴下一连串的冷汗,怎么场景这么的熟悉,季阳山城离自己和老头子的住处简直太近了,而且,自己第一次恢复意识,模糊记得就在一个山崖下面。
还没完“帝闻之,大恸,不以之罪,令厚葬”
文志内心近于疯狂,一下子就把这史书给扔到一边,几手八脚的从旁边的一堆书籍从扒出其他的副本和起居注来对比,几乎能连上去的事情都是一字一句的推敲。
没错,记的就是这样子,不过和其他的些叛乱暴动什么的相比,这件事情记的十分简略,都是语焉不详,翻来覆去都是官方的这几句话。
文志却可以想象,这其中不知道夹杂了多少的关系厉害,没有一个皇帝能放弃这种吹捧自己的机会。
没有作乱的开头,没有具体过程,就一个罪,连带着一个皇族分支的消亡。
“啪”手中的书卷落到了地上。
文志不能想象这一切,特别是刚才乱翻中还找到了皇室的传鼎大典“吾皇朝之传承,自列族列宗于初建时拟订,为万年一系,每代皇室中自有唯一额上莲花之血脉当为我皇朝的下一位皇帝”
文志迷乱了,这不是那位自己的所谓先祖的遗训么,怎么会一模一样,难道皇族本来的大姓就是南宫?自己的那位祖先就是皇族中人?
现在不是说是宫姓么。
反正差不多。
目光凝视着那落在地上张的大开的墨迹“唯一莲花”
都是脑袋惹的祸。
文志有点的明白宁王为什么要乱了,谁叫这传承中忽然出现了误差,传到亲王家中去了,就是他不反,皇帝也会让他反。
也知道当时玉沁神色何以大变,怎么也不肯把其中的隐秘告诉自己,这事,根本就不能是普通人能承担下来的。
可是,那天明明还看了另一朵莲花。
双份?
文志想撞墙,不就是投个胎么,至于这么的玩自己,投来投去居然把自己却圈进去了。
怅然良久。
文志苦笑的摸了摸自己的额头,自言自语道:“幸亏是破了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