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着要一反汉唐之旧制,建立一种全新的制度,裨使黎民百姓,再不必忍受那时时离乱之苦。
只是这一点知易行难,当真要做起来,却是着实不容易。
毕竟赵宋天下原本便自五代十国山积尸骸中取来,虽则立都建国,但南唐、北汉、北辽诸邦林立,可以说是自从立国之日开始,就注定了必然是征战不断的局面。
是以他虽然也是以军功起家,却仍是自定都立国开始,便自定下了偃武修文的国策,自然,他的本意并不在于贬抑武人,只是希望对于那些军功出身的武将,大可以优之以爵禄,以富贵荣华奉养终老,但却绝不可使其位列中枢,以国柄相授,只是这一层意思着实难以分说清楚,尔后赵光义得位不正,防范猜忌之心益盛,一步一步也便走到了现今这样的田地。
而他高扬以科举正途进身的文人士子之地位,则是为了以此来制约君权。
毕竟自五代十国以来,君无常君,国无常国,昔日门阀望族,早已尽数破落无疑,这群士人,熟读经史,深谙治世之学,正是赵宋皇室最可倚以治民理政的人。
而且在赵匡胤想来,科考之途即畅,这些文人士子之中,必然有相当部分是起自民间的贫寒之士,有这么些熟知民间疾苦的官员侪身庙堂,对于讽谏君王,端整朝纲正气,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是以他自立国伊始,便自公然声称君王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希望能借渐次恢复那历经五代十国以来,被君无常君的乱局磨平了棱角的文人士子的雄心壮志,让他们能重新自居为治国理政的主体阶层,以辅佐君王,治国平天下为己任。
他甚至不惜立下誓碑,约束后世子孙,不得诛戳文人士子,其用意并不在于收买人心,而是为了限制君权,以广开言路,裨使立朝当国的文人士子,敢于直言讽谏以格君心之非,由此使得大宋朝局在这君王与臣子相互搏奕间的平衡之中,保持着自我纠正的勃勃生机。
然则当他因缘际会,回到了这后世子孙身上之后,却发现自己一手立下的这条制度,似乎并未曾完全按着自己预想之中的轨迹在发挥作用。
秦桧擅权,岳飞含冤,朝中公直之士,多半被黜边荒,立朝当国之士,多半阿谀奉承之辈,甚至眼下朝中文臣武将之间的那种种矛盾隔阂,其根源亦种因于自己当日所订立下来的那条祖宗成法。
这其间自然有因汴京神器被破之后,军事上的重要性日益增长,从而导致这百余年来早已种下的裂痕爆发了出来,然而这也足于说明昔日自己所设想的局面,必有不尽完善之处,过于一厢情愿。
然而也只有他心下最明白,当初订立这条国策初衷之所在,是以他虽然亲眼看见眼下的形势并不尽如人意,然则却也不能就此推翻掉这一条大宋国是,毕竟他心中一直坚信,扬文抑武,在升平之世以有治理民政经验的文人士子来辅佐君王治国理政,仍旧应该是家国太平之时最应遵循的制度之一,这一原则可以修补完善,却是万万不能就此否决,否则得罪天下读书人还属事小,只恐从今而后,世间再难重现眼下这百余年来文治盛世的局面。
只是他初来乍到之时,眼下局势烦复万端,却又是迫在眉睫,逼得他不得不使出雷霆万钧的手段,慑服君臣,稳住朝局,然则这样一来,虽然将原本已经近在眼前的危机压了下去,却也将一切的文武冲撞,一切的矛盾因由,同时给硬生生地压平了下去。
自那日朝堂之上驱逐金使,又复收服了岳飞、刘琦等诸将,无论在文臣武将之中,他的威势地位已然稳若磐石、不可动摇,只要他在临安城中一日,这文臣武将之间的矛盾就会这么一直被压制下去,然而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若不能寻根逐流,找到这一切纷乱的根由而徐加排解,终有一日爆发出来,只怕却是更难收拾。
他不知因何事由,居然会回到这片百余年后的天地,际遇之奇,古今罕见,纵是他天纵英材,却也难以一时之间,便完全看得清楚这眼前的局面,是以刻意借着这次机会,在营造出了想要的局面之后,御驾亲征,离开那纷烦错乱的漩涡中心,让那些有心的、无心的文臣武将,都在那临安城内粉墨登场,从而给他自己争取到一次冷眼旁观的机会,一些从容思索的时间。
他想着刚刚在邸报、密奏上看到的那些情形,脸上露出了一分冷笑。
一切自己想看的、该看的东西,也差不多都已经暴露无遗。
还有些自己想不明白的事情,或许要留待自己回到了临安之后,才能真正地看出端倪来。
刘子方轻轻地走到他身后,唤道:“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