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汉是头次跟外地人做生意,凌峰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大场面。
两人四目相对,都不知道该怎么谈这桩买卖。
“老板打算怎么搞哩。”因为在自己的地盘,还是由徐老汉开口打破了沉默,他操着口地道的龙泉版普通话问道。
凌峰试探地问道,“你们平时是怎么卖货的?”
“看上什么告诉我啦。整个一包多少钱我好报给你啦。”又是一句流利的龙泉普通话。
凌峰听了,一时没了主意,他没见过那么多龙泉瓷片,没有买过龙泉那么多品种的标本。
单单南宋时期的龙泉窑炉类造型,就有鬲式炉、鼎式炉、簋式炉、奁式炉、双耳炉、衔环耳炉、四方炉等等。单是要把所有炉器收集起来,就得装满整个后备箱。
“老哥,我们也不是专项收藏,就是闲着玩玩的,总不想打包买啊。你看,能不能这样,让我们挑一些买啊。”苏叶看出了好友的困惑,提出个方案。
“这……”徐老汉有些犹豫。
“一回生,二回熟。我们多买点就是了,跟‘蒙包打’也差不了多少。”
“行,那你们挑吧。”徐老汉无奈地摇了摇头。
显然苏叶这招奏效了。
即便对方已经同意他们的买货方案,但凌峰依旧没有行动。
“那多少钱一箱呢?”他问道。
在刚才苏叶跟老汉套近乎的时候,凌峰已经扫了大概,心中已经算出大概多少钱一箱比较合适。
徐老汉靠着墙,大口抽着烟,“要的多的话,就三千块一箱吧。”
凌峰心里价是一万一箱,这远远低于他的估价,看来龙泉这边与杭州城果然有差价。
既然价格谈妥,就开始行动吧。
一个健步,他便把旁边已经拼好的香炉拿了过来,像这种大的南宋龙泉窑鬲式炉,若是在杭州市场,起码得三千一个。
另外又在瓶类的那堆里寻得了一只凤耳残瓶。
其他的零零碎碎有很多少见的造型,例如官帽洗、大内筒、花觚、鼎式炉、八卦炉、花口盘、八方杯等等。都是挑釉水好的、完整度高的拿,把那些最好的都拣了去。
他们一共买了五箱,把后备箱装满方才罢休。
回去的路上,苏叶对刚才的卖价感到奇怪,“你说,为什么这里的价跟我们杭州的价差那么多呢?”
“第一个原因是这里是古代烧窑的地方。这查田村离龙泉几个核心窑场,大窑、溪口、小梅都比较近,所以每天挖到的量比较大,出土的东西自然也就比杭州工地多很多了。”凌峰边开车边回答道。
苏叶见他话说到这里停顿了,急忙问,“那第二个原因呢?”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