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地写小说,希望能在这上面闯出一点名堂。
没奈何,老师最终放弃了对韩涵的劝导,并将其归入不可救药的学生那一类。
学校里对韩涵写小说的事也是议论纷纷的。
绝大多数人认为韩涵这是不务正业,人们都认为,一个才15岁的孩子,写出来的长篇能看吗?
因为写小说而影响到学习,更是犯傻的事。
甚至有人挖苦讽刺说,韩涵这是走火入魔了,这孩子被文学给毁掉了,这辈子也休想有什么前途。
韩涵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努力写作着。
他写得并不算慢。
他一天下来总能写个四五千字的样子。
这样,到了98年元旦到来的时候,韩涵已经写下了十五六万字的稿子。
原本,按照他的设想,他这长篇可能也就十七八万字的样子。翰墨公司的人告诉他,十七八万字,已经可以出一本厚度不错的书了。
可是,他写了一个月的时间,已经积攒下厚厚的稿子,却发现,自己的小说越写越长,要写的内容似乎还有很多的样子。
这让韩涵有些焦虑了。
他在报纸上看过肖飞的不少新闻。
新闻上说,肖飞是个写作的快枪手,肖飞曾经用笔一天写下了一万六千余字,还能保证极高的质量。
还有新闻说,肖飞很早就开始用电脑进行写作,这更大大提升了他的速度,他用电脑一天曾经写过两万多字。
而自己呢?
一个月时间,每天花费多达四五个小时,才写了十五万多字。
差距,还是有点大啊。
韩涵是以肖飞作为追赶的目标的。
他咬咬牙,决定自己到春节期间,自己必须将《三重门》写完,写完的同时,还要认真修改最终定稿。
所以,韩涵在98年的寒假,几乎整天就宅在家里,他不去找同学玩,不去走亲戚,不去玩耍。
他一天十几个小时扑在自己的小说写作上。
终于,在2月1日,也就是农历新年破五这天,他修订完了自己的长篇小说。
《三重门》的最终定稿他写到了20万字多一些。
他将定稿交给父亲过目。
韩父看了之后,认为儿子写得非常之好,小说很吸引人,很有青春气息,语言俏皮,情节生动,笔力虽然稍有端着架子的嫌疑,但还算成熟。
不过,韩父还是觉得,有些地方或许可以修改得更好一些的。
他就提出了一些建议。
而韩涵也接纳了父亲的建议,父子俩开始新一轮的改稿。
正月初九这天,韩父却接到了一个朋友的电话,那朋友说,首届鲁奖评奖结果已经出来了,肖飞不负众望,勇夺散文奖项的第一名,获得了首届鲁奖。
放下电话,韩父就跟韩涵提了一嘴:“韩涵,你的偶像肖飞,人家21岁已经获得鲁迅文学奖了。”
韩涵对鲁奖也是很关注的。
父亲的话让他猛地一愣,这消息对他而言,实在是太刺激了。
自己现在也已经15岁了,再有六年,自己能追得上肖飞的高度吗?
他有些迷茫。(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