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如何,陈靖楚重新投入组织的怀抱,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虽然范无病并不觉得失去一个唱歌的人才有多么可惜,但是陈靖楚毕竟是自己一手发掘捧起来的,从客观上讲也可以见证自己的眼力,如果连她都跑了去另投别家,对于自己的无上威信还是很有打击的。
晚上的时候,范亨和张梅回家,范无病跟他们说起了自己正在跟人民医院的一个老头儿学针灸推拿之术,约定了一个月的时间。
范亨听了有点儿好奇,怎么看儿子也不像是这种能够稳稳地坐堂悬壶济世的老中医,于是很意外地问道,“我真好奇你是怎么答应人家的?或者人家是怎么看上你的?你做事儿都是凭借三分钟热度,哪里有个长性儿?要学医,可是很耗时间的,你有这个觉悟?”
“我也是中了老头儿的阴谋诡计,话赶话地逼到那里了,总不能弱了咱们老范家的名头吧?”范无病一提起这事儿来,总归是有点儿不自在。
范无病干脆将今天帮着风萍将她弟弟风茂送到医院检查的事情说了一遍,以及巧遇老头儿,引出了一番师徒协议,都跟范亨和张梅细细道来。
“在人民医院坐诊?”张梅听了先是愣了一下,接着就有些惊讶地说道,“不是吧?那人是不是有九十多岁了?”
“那个就不知道,不过看起来有七八十的样子了。 一副仙风道骨地模样儿。 ”范无病倒是没有了解到老头儿的真实年龄,不过医生一般都会自我保养,尤其是中医都会些养生之术,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点儿也是正常的。
“肯定是他了!”张梅听了范无病的描述,便非常笃定地说道,“你傻啊,这位可是医学界泰斗。 早在五十年代就是中科院的学部委员了。 ”
“哦?这么牛b?”范无病倒是没有想到老头儿的来历如此之大,不由得多问了两句。 “那就是中科院的第一批院士了?”
张梅瞪了他一眼道,“人家地好几个学生都已经是中科院的院士了。 不过说起来,这位老先生倒也是你们老范家地人呢。 ”
“倒是忘记老妈你还管着卫生工作了——”范无病拍了拍自己的脑袋,这才想起老**文教局应该是科教文卫体五大系统的集成部门,对于卫生系统应当也是非常了解的,于是范无病便向张梅问起这个老头儿的详细事情来。
原来这位老先生名叫范天澜,生于一八九八年。 幼年开始集成家学,专攻医术,后来东渡扶桑,结识了后来创立澄江学派的针灸大师承淡安,两人年纪相仿,又都是有志于针灸学术,自然就成了朋友,后来还在日本发现了《铜人经穴图考》和我国早已失散地元代滑伯任的名著《十四经发挥》。 使这部古典珍籍失而复得。
后来承淡安先生回国之后,开馆办学,精研古籍,公开家学,万余名学生遍布大江南北,洋洋溢于海外。 为针灸绝学的重新发扬光大贡献了毕生心血。 他的很多学术思想与主张不仅代表了当时人们对针灸理论的最高认识水平,而且也对现代针灸研究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是传统针灸向现代针灸转变的奠基人。
而范天澜先生回国要晚一点儿,他见承淡安先生创立学派,广收弟子,自己便走遍大江南北,遍地行医,兼且搜集古方,二十年间,医德遍布华夏大部。 后来在一九五五年的时候。 与承淡安先生一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范天澜老先生才开始对自己数十年之间的经验进行总结。 结合古代经典与自己地印证,进行理论性的归纳,并开始收授弟子,只不过与承淡安先生的广收门徒有所不同,他的门下弟子不多,也就是聊聊数十人而已,但是这些门徒无一不成大器,有好几位此时已经开宗立派,成为医学界泰斗了。
范天澜先生和承淡安先生,更是被人们尊称为“南承北范”,名头一时如日中天,只是承淡安先生离世较早,不到六十岁就驾鹤西归了,范文澜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