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道圣旨,用字平易,文采不彰。
显然不是出自翰林制诰,反而是匆忙写就。
但圣旨依然是圣旨,圣旨一下,除了少数硬骨头,随时敢往玉柱上撞的文臣,是没有人敢反对的。
但是,不反对也好,不敢反对也罢,虽然是同样的结果,个人的心情却大有不同。
如黛玉等人,那是事不关己,看个热闹而已。
如之前和穆逸兰吵嘴的或者说被穆逸兰叱骂的颜蕴,则是松了口气。穆逸兰的模样是真的让她有些吓到。她都不想计较自己本来想做好事却进了无妄之灾的事情了。何况看起来,穆逸兰是没打算就此作罢的。
可要说对她怎么样东安郡王嫡女可比后宫的兰妃要可怕多了。
一大楚朝唯一有可能干政的只有太后,皇后和妃子,顶多也就是吹吹皇帝的耳边风,干涉下自己的家人亲戚!
穆如芷则又不同。她也松了口气,却又略有些不甘的瞥了跪在一边的穆逸兰一眼,这才飞快的收回视线,继续盯着地面。
一不管怎么说,得封兰妃的穆逸兰,应该不至于在找她的茬了吧?
本来她把她们的关系维护得很不错的。如果不是这次她没有被抓走的话,………,
而作为两个当事人,心情自然是要复杂百倍。皇后虽然还没和穆遗兰彻底吵起来,却是被穆逸兰步步紧逼了过来,实在是很掉面子。
就是这圣旨晚来几步,皇后把她压下去都好了。
偏这时圣旨来了皇后素来虽弘治帝是言听计从,但这会儿,却也微微红了脸,有点儿如蝮在喉,不上不下的意思。
这时候,她都有点儿希望那穆逸兰发挥一下之前的那种彪悍直接拒旨算了。
就不说之前的事如今的后宫多好打理?元春志不在后位,大家相处愉快:吴贵妃倒是有些野心,可惜手段太差,也就是个玩意儿的命闹腾不起来。剩下的全不足为虑。
这穆逸兰,可就不一样了……
可惜,在皇后的期待中,穆逸兰固然没有立刻接旨,却也全没了之前步步紧逼的悍气。黛玉等人便看得到,穆逸兰只是低着头跪着,一动不动。
光看她的身影谁也猜不出她到底在想什么。
那宣旨的太监倒也不着急,并不催促。想来来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如今这世道,可不是什么女孩子都愿意进宫的。而且经过了贼人掳掠,虽说是全身而退,但这些姑娘只怕也没缓过劲来。这会儿只怕什么反应都可能有。
沉默不言,已经算是很好的反应了。
过了一会儿,也不知道穆逸兰到底想了些什么,她抬起头来时,竟是一副决绝之色。
然后,她很快磕头道“臣女谢恩。”
黛玉在一边看着叹了口气。她甚至不知道,这个穆逸兰是否明白忠顺王府选择的立场。但即使撇开这个,从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说,黛玉也并不认为,领旨是明智之举。
以如今的世情来说,穆逸兰三人虽然面貌未损身上无伤,却委实是损失最大的人。
皇帝诏她们入后宫,看似是用皇权帮她们压下异议,但既然要用皇权,这绝不是最好的办法只是最有利于皇帝自己的办法而已。
黛玉根据自己前生、今生经历的一切,完全可以肯定,议论不会就此消失。
这世上有太多喜欢说人闲话的小人。
如果说之前人们会讨论穆逸兰这几个姑娘的倒霉进遇,议论她们的贞节、清白那么在皇帝召唤入宫之后,人们不会因此而多么相信穆选兰她们的清白,他们会讨论的,是皇帝的仁慈和宽容不但没有让这些姑娘一死了之或者青灯古佛,而是给了她们皇妃的荣耀!
当然还有不可避免的、绿帽子的问题。
但后宫有佳丽三千,自古以来,就是曾经嫁过人的宠妃乃至于皇后都有不少。哪怕不说则天武后,也还有个穿了黄袍上殿,险些做了第二个女皇帝的章献刘后在前呢!
所以,这反而不是什么大问题。
黛玉能立刻想通先后,却也是对弘治帝的性情有了颇多了解的缘故。当然,也可以说是因为她从前生起,就对弘治帝雨娘了怒气。
而且她自己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毁自己的闺誉了,如今在这件事上也就特别看得开。
在她看来,就是被贼人掳了一次而已,又没吃大亏。哪里用得着自讨苦吃去深宫娶受罪?这时候抗旨,没人能说什么的。超机给自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