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万历19年夏,内阁大学士王锡爵、王家屏亲临汝宁府查办知府刘其昌及下属官吏勾结豪强贪污赈灾粮款、侵吞农民土地一案。崇王朱翊爵深明大义,主动献出5万亩良田用于补偿失地百姓,赢得朝野盛赞。皇帝万历得知此事,拨内库银5万两并珠宝、器具若干予以赏赐,并号召各地藩王效仿之,这是题外话了。
在苏昊的指点下,崇王世子朱常津招募矿工在用良田换来的5万亩荒山上开硐寻矿,果然找到了一处大煤矿和一处大铁矿。崇王府随即在汝宁城外建起了一座大型冶铁工厂,工厂出产的钢材品质超过了市面上最好的苏州钢,被兵部纳入采购名录,专门用于制造上等的兵器。
这一年,汝宁府的农业生产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方面是因为打掉了喝农民血汗的那些赌坊、钱庄,使农民焕发了生产热情,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苏昊安排人从江西贩来了磷肥,改善了当地的生产条件,当年全府各州县的作物长势都非常喜人,据一些种田的老把势估计,当年的夏粮有望增长三成以上。
在这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中,苏昊带着勘舆营的官兵,却又要踏上征程了。
苏昊原本以为完成了汝宁的差使,就可以返回京城,却不料从京城里来了一位他的老朋友,兵部郎中陈道,给他带来了一份兵部的命令。
“陈郎中,怎么又是你啊?”苏昊见着风尘仆仆的陈道,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郁闷。
“呵呵,苏游击,愚兄是来给你贺喜的。”陈道的胖脸上洋溢着热情,让人没法对他再说什么。
“怎么,兵部又升我的官了?”苏昊听到陈道对他的称呼,就知道自己又升官了。从守备升到游击,也算是上了一个台阶了。他也不知道兵部为什么对他如此垂青,明明这一次汝宁查案的事情是与兵部无关的,但并不妨碍兵部又给他升了一级。照这个速度升官下去,只怕他20岁不到就能够当上总兵了。
陈道把一份告身交给苏昊,上面果然写着因为某某功劳,特擢升苏昊为游击衔,云云。这上面说的功劳,基本上就是子虚乌有。苏昊收下告身文书,象征性地对北边拜了拜。表示对兵部的感谢,然后笑着说道:“陈郎中千里迢迢跑到汝宁来,只怕不是专门为我送这份告身来的吧?”
陈道假意把脸一沉,说道:“为何不是?愚兄听说改之升官,喜不自禁,专门向兵部讨了这个差使,来给改之送信,改之如何这般不领情?”
苏昊道:“小弟在此间的差事已经办完了,汝宁的新知府也已经上任。小弟原本就已经打算回京了。这等文书,等小弟回到京城再送过来也可,何必要累陈兄跑一趟呢?”
陈道说道:“这个嘛……主要是事情有些变故,兵部的意思是。改之不忙回京,还有一些其他的差事要办。”
“什么差事?”苏昊问道,陈道这番话并没有让苏昊觉得意外,从看到陈道的第一眼开始。苏昊就知道兵部又有妖蛾子了。这次好端端地给他升官,就明显是有目的的。
陈道道:“此前兵部委任改之为守备,让你训练勘舆营。原意是为了练好兵之后,能够去做九边的勘测,绘制九边的详细作战地图。改之率部到汝宁已有半年多时间,你向兵部报告说士兵的训练已经完成,所以,兵部的意思是让改之即日率兵北上,尽快开始勘测。”
“原来是这样……”苏昊点了点头,陈道如果不说,他还真忘了自己这支部队其实是兵部专门建立的测绘部队,建军之初的目的就是为了勘测地理,为军队绘制作战地图的。在这半年多时间里,勘舆营在协助苏昊查案的同时,也没有放松训练,如今士兵的测绘技术已经比较熟练,是到了可以去边境地区开展测绘的时候了。
想到此,苏昊收起了笑意,正色道:“职责所在,苏昊不敢怠慢,不知兵部让我部先前往何处去做测绘?”
“从西往东,一个镇一个镇地做吧。”陈道轻描淡写地说道,“王尚书的意思是,勘舆营的第一站,就选在宁夏卫好了。”
“苏昊遵命!”苏昊躬身说道。
消息传下去,勘舆营的军士倒也没什么怨言。既然出来当兵,自然是该去哪就去哪,没什么可挑剔的。勘舆营的待遇比其他队伍要好得多,当官的对士兵也十分爱护,士兵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对于他们即将前往的宁夏镇,所有的士兵都只是听说而从来没有去过,在他们的想象中,那里应当就是传说中的塞外边关了。好几天时间,营中都能听到一些有点文化的士兵在朗诵什么“塞下秋来风景异”或者“可怜无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