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座之后,董守业对卫仲道说道:“仲道兄,前几日守业便想到蔡府寻你,与兄长再次谋求一醉,可惜诸事烦身,被耽搁了,今日再次见面,我心甚慰。”
卫仲道笑了笑,说道:“守业兄,当日你我畅谈之后,仲道也觉得守业兄可谓仲道的知己。只是那日仲道不胜酒力,醉的不省人事,这才无法询问守业兄的地址,如若不然,定当登门拜访。”
董守业看到卫仲道听到自己的父亲是董卓之后,便没有露出什么厌恶的神色,反而是平平常常,神态依旧,和那日初见时一模一样,心下也是十分地高兴,感觉这个“朋友”真的是自己的朋友,非常不错。
其实董守业也挺悲哀的,由于其身为董卓之子,身份特殊,一般人都不愿与之结交,唯恐避之而不及,又怎么会与其结为朋友,谈天说地,就连其麾下的贾诩等人。甚至就连徐晃、张辽这两个结义兄弟平时都非常主意保持一定的恭敬,恪守身份,不敢言语放肆,痛痛快快地与董守业说笑。
这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
这时候董守业得了些许空当,用眼睛扫了扫大厅内的其他人。
这一看不要紧,竟然发现大厅内什么货色都有,竟然能还有几个十三四岁的少年,顿时大奇,向卫仲道问道:“仲道兄,此次蔡府招亲怎么连一些小孩子都来参加啊?”
卫仲道一听,问道:“守业兄说的是谁?”
董守业便顺手指着一个人。只见那人约莫十三四岁年纪,长得颇为神俊。俊秀朗目,神采飞扬,只是尚未及冠,一副孩童模样(男子成年之后会行冠礼,也叫及冠,一般男子及冠大多在二十岁以前,有的人甚至十六岁左右便提前及冠)。
卫仲道顺着董守业所指一看,说道:“那人是仲道的师弟,家师的关门弟子,名叫王粲,字仲宣,今年一十五岁,尚未及冠。”
董守业一听吃了一惊,没想到今日竟然看到“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了,那可是历史上出名的大才子啊!当然也不能表现出来,否则太惹人怀疑了,便装作好奇地问道:“仲道兄,不知这王粲是什么来头,竟然被蔡中郎收为关门弟子。”
卫仲道笑了笑,说道:“这位小师弟出身名门,其曾祖父王龚在孝顺皇帝时任太尉,其祖父王畅在孝灵皇帝是任司空,父子二人皆为三公,俱是海内名士,天下知名。其父王谦曾任大将军何进之长史。家师遇见王粲之后,便以为其乃是天下奇才,有一日王粲前来蔡府拜见家师,家师匆忙出门相迎,不及着履。家师曾言‘王粲之才,老夫自愧不如,愿以家中诗书文章相赠’。仲道与这位小同窗也是相处多日,多见其思维灵敏,常人难以企及,即便是仲道本人,也是自愧不如,不过今日这王粲年纪太小,只是过来凑凑热闹,不会真正参与招亲。”
董守业一听,原来如此,没想到这王粲不仅有神童之名,而且与蔡邕还有这么一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