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堆沙堡不需要其他人,为什么血月还会教桑影同?”苏锦问。
“桑影同的性格是什么?”景承反问。
“单纯和崇尚美好。”
“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短暂的,所以桑影同才会选择当一名摄影师,通过相机去扑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沙堡对于小孩有难以抗拒的诱惑力,是他们暂时无法实现的梦想缩影,那个孩子教会了桑影同如果堆沙堡,同时也教会了她如何去主动把握美好。”景承声音平淡。
“我认为没这么简单,如果血月只是单纯的想要教桑影同,为什么要把堆沙堡的地方选在海边,我们勘查过现场,基本沙堡堆好后的当天晚上就会被潮汐冲垮,这就意味着桑影同的付出只能得到短暂的回报。”陆雨晴说。
“是的。”苏锦拿出桑影同获奖的那张照片。“作品被取名为普罗米修斯,按照你的说话,桑影同属于常态的正常人,一个当时只有十岁的女孩绝对想不到如此深奥的名字,想必一定是血月取的,而普罗米修斯其实真正的含义就是不断的重复,在希腊神话中这属于一种惩罚,血月给予了桑影同美好,又摧毁她亲手建立的美好,然后一直周而复始,血月当时只有三岁,他的思想就已经黑暗到难以让人相信。”
“有时候表面上看似复杂的问题,未必就一定会隐藏什么含义,或许那个孩子的出发点很简单,只不过你们因为对血月先入为主,所以在任何和他有关的事上,先将其定义为阴暗。”景承意味深长说。
“你有其他看法?”我问。
“我之前说过,无所不知的神都无法抵御孤独的侵蚀,何况是一个孩子,他也需要朋友,也需要陪伴,他明明拥有常人所不能及知识和智商,却被像怪物一样排斥,他明明看透世间百态,却被误认为没有喜悲无情冷酷,他被同龄人所不接受,同时他也不屑和无知的小孩在一起,但他终究是一个孩子,幸运的是他找到自己第一个玩伴。”
“桑影同是他的朋友!”陆雨晴有些吃惊。
“桑影同的关注点不同,她只看到那个孩子带给自己的美好,至于其他并不在意,而那个孩子投其所好教会了桑影同堆沙堡,桑影同和这个孩子各取所求建立了友谊,但这种友谊在这个孩子心中并不牢固。”
“为什么?”
“害怕失去,害怕失去他唯一的玩伴,一旦桑影同学会堆沙堡,那么他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他需要桑影同的陪伴,但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用了另一种桑影同无法领悟的方式。”景承淡淡说。
“海边!把沙堡堆在海边!”我恍然大悟大声说。“堆好的沙堡会被潮汐摧毁,桑影同崇尚美好就一定会继续堆下一个,这样血月就能把她留在自己身边。”
“对,这就是那个孩子巩固友谊的办法,他用到了普罗米修斯,但不是惩罚而是重复,他想在不断重复的游戏中找到陪伴。”景承抬头从后视镜中看着我们。“你们不认为这个孩子很可怜吗?”
“原来是这个意思。”苏锦若有所思点点头。“那,那放风筝又是怎么回事?”
“你们还认为那个孩子是在放风筝?”
景承的反问让我们疑惑不解:“无名女尸凶案现场,死者被摆放成放风筝的样子,结合之前两起凶案,血月都是在再现自己小时候的经历,如果不是放风筝那又是什么意思?”
“高智商、高情商、丰富的知识和眼界。”景承一边开车一边在我们面前竖起指头。“这些特定注定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他之所以不能被同龄人所接受,就是因为他行为和思想的成熟让其蜕掉幼稚和童真,一个能熟读莎士比亚作品的孩子性格一定相当安静,放风筝绝对不会提起他的兴趣。”
“我,我还是不明白?”苏锦蹙眉问。
“常态中的孩子对未知充满好奇,风筝从起飞到高高飘舞在空中,每一个环节都能让他们欣喜若狂,感觉自己做了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望向天空中自己放飞的疯子会有莫名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景承不慌不忙对苏锦说。“可这些感觉不会出现在那个孩子身上。”
“为什么?”苏锦追问。
“一般孩子眼里能看到的只会是风筝的样式或者颜色,心中会充满疑惑,为什么风筝能飘飞在高高的天空,但那个孩子看到的却是力学、空气学以及几何数学,他会在极短时间在脑海中计算出怎样的风筝能更好利用空气气力,以及风筝上升的速度和高度,所有的一切都会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