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我曾去黑龙江抚远县扶贫支教一年,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记录在扶贫日记里,现予以回忆整理。
--题记
那年“十一”节后,我在佳木斯下火车,出火车站在广场西侧看到一个“免费抓奖”的摊位,旁边围着很多人,煞是热闹。
一张木案子上放着各种各样的“奖品”有手表、闹钟、衬衣、领带、洗发液等。案子上还放着个小筐,里面盛着很多叠着奖号的小红纸片。旁边竖着一个牌子,上面列着各个奖号对应的是什么奖品。如一号是衬衣;二号是手表等。你抓到哪个号就可以拿走相对应的那个奖品。如果你没有抓到奖,就要花20元钱买他们的一瓶洗发液。
木案子四周围着几个肩挎旅行包的妇女, 好象也是刚下火车的旅客。见一有外地旅客走过来,那位手提电喇叭的小伙子,就开始叫喊起来:“免费抓奖了,抓到什么拿什么,快来试试你的手气啦。”
那几位“围观”的妇女就忙着抓起筐里的小纸片,又纷纷将小纸片递到“电喇叭”手里,让他撕开兑奖。她们的手气个个都很好,不是能抓到手表就是能抓到衬衣。有位妇女怀里的“奖品”都抱不住了,直往下掉,真象是发了大财似的,喜得她“哈哈”地笑个不停。
每当她们抓到奖品时“电喇叭”就会一边给她们拿奖品,一边大声地恭维:“看,这位大姐的手气真好!给,这只手表归你了。”
于是那位抓到奖的妇女就显出很高兴、很得意的神色。用目光扫一眼围观的人,再继续抓她的奖。
大部分旅客出于好奇,站在那里看希罕。“世上还真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他们心里犯嘀咕,犹豫不决。“免费抓奖”不用自己花一分钱,能抓到“奖品”就白捡个便宜;抓不到也不亏。有人挡不住诱惑,陆续有人走入抓奖的行列。一位二十多岁,看打扮象是刚从农村出来打工的小伙子。看到别人不是抓到手表,就是抓到闹钟,心里就痒痒起来了,也想碰碰运气。于是就伸手从小筐里抓出一个小纸片,学着别人的样子,交给那位“电喇叭”撕开。不巧的很,没中奖,需要掏钱买一瓶洗发液。小伙子显出很无奈的样子,非常不情愿的掏出二十元买了一瓶洗发液。他不死心,别人能抓到奖,我为什么就抓不到呢?他还想再碰碰运气。于是又抓了一张小红纸片“电喇叭”给撕开后,还是没奖。他还需要得掏二十元买一瓶洗发液。小伙子不愿买了,想走人。那位电喇叭,追上来大声说:“不能走,不买不行!”小伙子争辩:“你们不是免费抓奖吗?”这时,从一旅店门里冲出来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拦住小伙子的退路,厉声喝到:“少废话,掏钱!”小伙子受前后夹击,见躲不过,只好哀求:“我不买了,给你十元钱,放我走吧?”“电喇叭”接过十元钱,这才返回身来,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着。他手里捏着一大把十元的票子,大概都是象这样强卖的。
一会儿,那几位抓到各种奖品,背着旅行包的妇女又回到了木案子旁边,将手中的奖品放回原处。
原来这些妇女是“托儿”和“电喇叭”是同伙的。中不中奖,关键在于如何撕纸片。所以那个小红纸片必须让“电喇叭”来撕,不能让抓奖的人撕。抓不到奖的就要花二十元买一瓶洗发液,那洗发液能不能用还两说呢!
天上哪有掉馅饼的事?凡是骗子眼睛盯的都是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