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什么?”孟宜春不满的撇嘴,突然眼里有光一闪,朝立在门口的孟饭儿挤挤眼:“想不想进去瞧瞧?看这几日神仙怎么过日子的?”孟饭儿精神大振,能偷窥主子的隐私,是无聊日子中的一点作料。
于是两个少年不分尊卑地抢进院中去猎奇。好奇归好奇,他们还是谨守分寸的没有踏足新房正寝,而是走进次间的小书房。
书案角上有一张薛涛笺,上面题着一首小诗:
寄春郎
垂髫出闺中,结发承郎恩,
芳丛绽新蕊,此物恋春风。
书案正中摊着一摞画卷,每一幅都是实景。最上面一幅画的是小院东南角,梧桐树下一琴一几,一个韶龄女子高挽发髻坐于几前,露出一段优雅的脖颈,素色月华裙,流云袖里皓腕如雪,屈指作抚琴状,半垂的眼眸含羞带涩,有醉人的柔光莹莹。
第二幅取景于小院另一角,尚余残绿的老树下,大红衣裙的少女在烹茶煮茗,炭炉银铫,少女怡然含笑,一身鲜艳的衣裙与周遭黄土衰草一衬,分外鲜活灵动,呼之欲出。
“红配绿,俗不可耐呀”孟宜春摇头,心里却称奇,弟弟的画技什么时候这般长进了。
“我觉着挺耐看,红配绿是俗气,可在少爷这纸上,却一点也不俗,正合适。”孟饭儿为主人帮腔。
“每干一件事都画一张,真真的闲情逸致啊”看完画,孟宜春将它们顺好。
孟饭儿又摇头:“不对不对,少爷有件事干了却没画。”
“哪件?”
孟饭儿脸红了红,一本正经道:“如果每件事都入画,那么这里最多的应该是 ,可其实一张都没有呀”
孟宜春在他头上敲一记,大笑不止:“饭儿呀饭儿,你比我那粥儿可有趣多了……”
四下无人,两人放肆地笑着,出了文魁院。却见院门口孟积珍背负双手瞪着一双眼仰头往上面瞧。
“爹,看什么呢?”孟宜春一面问,自己也仰头望上看。
只见月洞门的门楹上,原先那经了十几年风雨的“文魁院”三个字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三个墨迹未干的新字,想必是这几日才写上去的。
“铜雀台”,三个草书大字龙飞凤舞,盘踞于高高的门楹上。
看到这几个字,孟宜春哭笑不得,面上一阵抽搐。
“这写的什么?”孟积珍问。
“铜雀台。”孟宜春老老实实说了。
“铜雀台?那是什么台?”孟积珍继续追问,分明就是个院子,乱写
“是千年前一个皇帝养老娱情的地方。”孟宜春把这个合理的解释在肚里转了好几回,终究没说出口。于是岔开话题道:“台么,跟院子意思差不多的,古时候的人跟猴子牲畜一样,挖洞住着,后来嫌潮气重,又在地面上搭屋,到了夏商时候呢,贵族们还是怕潮气,便夯实了土台子,再到土台子上面盖屋,避潮气不说,还显摆,高高在上高人一等,比如说殷纣王的鹿台……”
孟宜春不厌其烦地向父亲灌输了一堆没用的学问,打发走了父亲。自己对着那三个得意洋洋的字望了好一阵,手一挥,向旁边犹自发愣的孟饭儿道:“搬梯子来,刷子笔墨伺候,这字,得改”
是 由】.